藥物混用 易致後遺症
更新日期:2007/11/26 04:39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一位25歲憂鬱症男性患者,因噁心、嘔吐,被家人送醫急診,發病當天,病患吃了醫院開的藥,自己又到藥房購買抗憂鬱劑,家人發現他吃了20多顆各種藥物,嘔吐且意識不清又發高燒,而緊急送醫。(此人迷信西藥,所以自食惡果。)
診斷發現,這名男子服用了大量的血清素和正腎上腺再回收抑制劑和單胺氧化脢抑制劑,而產生血清素症候群,雖然曾給予血清素拮抗劑,但患者血壓持續偏低,最後因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25歲就因為無知,而失去生命。)
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邱南英指出,憂鬱症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太低所致,但血清素並不是越多越好。(此醫的話沒有說完整,大腦會出現問題是因為病人吃安眠藥物或是其他西藥所造成的失衡,所以安眠藥的副作用就是憂鬱症。)
邱南英表示,血清素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症狀,精神狀態呈現,情緒激動,混亂,肌僵直、顫抖、流汗,腹部痙攣,惡性高溫、低血壓、昏迷甚至死亡,如果合併服用新型的抗憂鬱劑,如SSRIs類藥物,較可能出現血清素症候群。(這裡所謂的罕見的症狀,就是 跟安眠藥混著一起吃後才有的,讀者看看這是否像柏金森氏症。)
由於近幾年憂鬱症病人日增,這類藥物在治療焦慮和憂鬱症效果相當好,用藥量越來越多,臨床上出現血清素症候群的個案有增加趨勢。邱南英表示,血清素過量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狀,有些人體質反應會較為強烈,大約14至16%的人會出現血清素症候群的不適。(憂鬱症是吃長年吃西藥後才有的,得到憂鬱症後,又再繼續吃西藥,結果就是越吃越多,於是就死翹翹了,這我早就說過千百遍,還是有笨蛋在啊。)
邱南英指出,其實,不只是調控血清素方面的藥物,民眾經常接觸到的神經穩定劑、鋰鹽、安非他命、止痛藥,這些藥物混用或過量,都會因藥物交互作用,出現血清素症候群,一般人並不會有致命危險,多半是躁動不安、心跳加速、精神混亂、肌肉僵硬,但通常在24至36小時內症狀即可緩解。(這已經說明西藥的副作用有多壞,而這些藥根本就不需要的,中藥都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毫無副作用。)
不過,醫師應提醒患者,須特別注意用藥安全,不可過量、混用藥物,或擅自停藥,以免衍生其他後遺症。(讀者看看吃西藥的危險,還有時會像騎上老虎背,易上難下啊。)
評論
這篇報導很好,西藥不但是毫無治病效果,其產生的副作用更是讓病人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於是病人越吃就越短命,上面這位25歲的笨蛋,就是一個例子,大家要記取教訓,不要再犯第二過了,這裡說到的副作用其實只說出了約1%而已,其他的99%尚未說出,否則民眾一旦都知道了,將無人願意繼續吃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