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癌療副作用 老祖宗中醫湯藥成好幫手
更新日期:2009/06/20 13:35
整合中西醫抗癌,讓癌症病患更有生活品質!一位罹患大腸癌的中年男子,接受化療後,出現嚴重腹瀉副作用,在接受醫師建議採用中醫輔助療法後,腹瀉症狀明顯減緩,醫師表示,中西醫確實可以相輔相成,中央健保局也在今年擴大試辦「西醫住院病患中醫補助醫療試辦計畫」,讓民眾的住院治療有更多選擇,少些艱辛。(徐韻翔報導)(這些人還是在貶低中醫學,他們只將中藥做為輔助治療,事實上他們是用中藥來替西醫製造的問題來擦屁股。)
中西醫各有所長,台北慈濟醫院表示,所謂「西醫辨病,中醫辨症」,西醫在急重症上能快速控制病情,明確辨別疾病,中醫治療則較為溫順,也能夠針對不同症狀、不同體質去做細微的調整,對症下藥。(這裡沒有說明清楚,西醫學專長在外傷急救等重症,對於內科疾病是只能應急,不能治病的。)
臨床上,一位年約40歲的男性大腸癌患者,便親身體驗了西醫治療輔以中醫治療抗癌的效果,慈濟醫院中醫師陳舜鼎表示,這名腸癌患者在手術化療後一天腹瀉二十次,中醫師介入以中藥湯方為他調理補氣,腹瀉症狀減緩到四、五次,連化療造成的白血球、紅血球下降問題,也明顯改善。(大腸癌從一開始就用中藥來治是可以被治好的一種癌症,但是先給西醫開刀與化療後,癌症必然會移轉成為肝癌或是肺癌的,此時就無法治療了。)
醫師舉出,有另一位乳癌末期病患,併發多處轉移,服用口服化療藥物後,合併中醫治療,結果三個月後檢查發現,這名患者的肺部和骨頭轉移癌細胞明顯減少,生活品質也因為化療副作用少而過的更好,抗癌信心也大增。(只要對病人有利的,就應該做,這位病人已經到如此階段,這樣還算是好的事。)
醫師解釋,中醫調理是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和中醫所稱的體氣,包括中風、癌症治療和婦女產後調理等也都適用,老祖宗的中醫療法來會診,成為了西醫住院患者抗病的好幫手。(本來早就該這樣做了,為何過去一直沒有做呢?)
評論
中西合璧是遲早的事,但是中醫學已經存在有幾千年了,為何要時至今日才想到要做呢?原因就是過去西醫一直就看不起中醫,一直想辦法在打擊中醫,連各國的衛生局也一起加入打擊的行列,這就是中醫學一直不被重視的主要原因,如果真正了解中醫學,而且又真正的想發揚中醫學的話,就要充分給中醫師有好的地位,要聘請優質的中醫師來做臨床,就像上篇中提及的大腸癌與乳癌的案例,如果大腸癌乳癌等從一開始就由真正的優質中醫師來治療,效果將非常之好,病人根本就不需要去做開刀與化療等侵入性療法,就會恢復過來,但是一旦先開刀後再化療,癌症非常容易移轉成肝癌或是肺癌,此時就很難治療了。
上篇中提及的末期乳癌案例,利用中藥與標靶藥物混合治療,能對病人有利,我們就該鼓勵病人繼續做下去,不要停。至於像中風與產後調理,這部份也只有中醫可以做的最好。尤其是中風病人,必須立刻交由優質中醫師來治療,不可以讓惡質中醫師來治,以免讓人懷疑中醫藥的療效。
中西合璧之前,我們必須先找出真正優質能治病的中醫師出來,讓這些強棒來代表中醫界,然後這些優質中醫師再與頂尖的西醫師合作,一起替病人治療,這樣才能發現哪種病由中醫治療較好?哪種病由西醫治療 較好?這樣才對病人最有利,這樣才能找出真正的中西醫學的各自優點所在,讀者說對嗎?
台灣目前是由一位不會治病的中醫師林宜信做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這位不會治病的醫師,居然來代表中醫界,這是中西醫學合璧的阻力,這樣中醫藥是無法出頭的,只有找一位真正能治病的中醫師來擔當這個位置,中西醫學合璧的日子才會到來,也才可以救助台灣的人民。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09年0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