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乳癌年齡遽降 她們3個未滿30

更新日期:2007/10/13 16:40 記者:記者陳雲上、林進修、夏嘉玲/台北報導

台灣女性罹患乳癌的年齡層逐年下降,除更年期後婦女外,近年來乳癌年齡層明顯下降,危險群逐漸發展成不同於西方的「單峰」,而是呈現「雙峰」現象,新光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鄭翠芬最近1個月更接連診斷出3個未滿30歲的年輕乳癌病例,更凸顯出這個趨勢的嚴重性。(這個數字說明了現在台灣的醫學是走在錯誤的方向,否則為何會如此。)

鄭翠芬指出,長期觀察發現,台灣乳癌同時出現兩大高危險群,第一峰和歐美相同,好發在更年期後;但最近30-40歲年輕女性罹癌比率增加,已形成另一個高危險群。她還接觸過23歲、27歲罹癌的年輕案例,顯示過去乳癌多在更年期後發生的情形,現在已有提早跡象,且愈來愈年輕。(乳癌年輕化,是因為台灣人都濫用西藥造成心臟受損,於是才會得到乳癌的。)

「自摸」檢查 成效不大

鄭翠芬表示,這些年輕女性平常都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洗澡或更衣時,也都會趁機自我檢查乳房,但都未能及早發覺異樣。其中有一位雖然兩側乳房大小不一,且每次月經來潮時更為明顯,但她認為那是正常現象,不以為意,但時間久了,愈看是愈不對勁,只好趕緊到醫院檢查。

經鄭翠芬觸診及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等影像學檢查,赫然發現她不僅罹患乳癌,且期別已到了第2期,於是立即安排住院治療。鄭翠芬說,雖然乳房自我檢查簡單且方便,但常因方法不對或缺乏經驗,這種「自摸」的成效並不大,往往自己檢查出來時,腫瘤都已長大到1、2公分了。(此西醫在胡說八道,乳癌給西醫治療是必死無疑,不治療可以活得更久些。)

35歲以上 每年醫院檢查

正因如此,她建議國內婦女在例行性自我檢查之餘,也應主動到醫院接受其他檢查。目前是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的鄭翠芬建議,年過35歲的婦女,每年至少到醫院接受一次正規檢查,最基本的是乳房專科醫師觸診,再視需要做乳房攝影及乳房超音波檢查。(這還是會誤診,一點用也沒有,乳癌病人給西醫坐切片後,乳癌就已經開始擴散,西醫光是檢查就可以讓乳癌更壞的。)

台灣每年新增5、6千病患(這數字就代表台灣的醫學是錯誤的,如果是對的,為何每年得病人數不斷上升呢?)

她建議,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應提前到30歲就到醫院接受檢查。透過醫生和每年一次超音波檢查,一旦有疼痛或硬塊時,就要進行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更年期左右的婦女也應接受乳房攝影,即早防治乳癌。(此話是西醫的口頭禪,可是有用嗎?)

美國癌症協會則建議,女性滿20歲,就應該每月作乳房自我檢查,40歲以上婦女每年由專科醫師檢查一次,40歲以下則每三年由醫師檢查一次。

鄭翠芬表示,台灣的乳癌盛行率為每10萬人口近50人左右,每年新增5千到6千名個案,帶給婦女不少威脅。據統計,12歲前就已月經來潮、超過55歲未停經、從未生育、太晚生第一胎、飲食西化、肥胖及有癌家族史者,都是乳癌高危險群,要特別留意乳房的變化。她認為,病患年齡層下降,應和飲食西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