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精神分裂與憂鬱症可能是基因突變引發

更新日期:2007/05/03 02:50 記者:F01陳正杰

(法新社芝加哥二日電) 一組國際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他們對老鼠進行的實驗,已進一步顯示一個失常的基因可以引發精神分裂症和憂鬱症(讀者不要相信這些基因的問題,西醫學已經無路可走,現在居然連精神分裂症與憂鬱症都可以說成是基因問題,如此下去,以後有人被他們認定有精神分裂症時,就等於擁有張殺人執照,只要殺了人不要跑,到庭上就辯稱我有精神分裂基因存在,就沒事了。)

這個稱為DISC1的基因,科學家最早於公元兩千年在一個有多人罹患精神疾病的蘇格蘭大家庭中分辨出來,但這個基因的突變如何影響人的生理並導致精神異常,科學人員所知非常有限。(當時這些自命是科學家的人,根本不管病人有無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他們只在乎他們所認定的病因,所以在這裡犯了大錯)

科學家希望,在老鼠身上複製這樣的缺陷之後,這些老鼠未來可以當做精神疾病治療方法的實驗對象。(把人跟鼠放在一起做比較,這只有笨蛋的自命科學家做的出來,如果人跟鼠一樣,乾脆結婚去算了,西醫學愚笨如此)

研究人員利用化合物在兩批老鼠身上引發DISC1基因兩種不同的突變,其中一批後來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的症狀,另一批出現憂鬱的症狀,而在分別施予治療精神分裂症狀和抗憂鬱的藥物之後,牠們的症狀都有改善。(老鼠不會講話,他們怎麼知道老鼠吃藥後很快樂呢?除非你是老鼠否則你怎麼可能知道呢?)

英國愛丁堡大學人類分子遺傳學暨醫學教授波蒂斯說,這樣的發現強化了先前把基因和精神分裂症及憂鬱症、躁鬱症掛鉤的研究結果。(這些自命科學家的人,小題大做,硬是要將這種病用基因來套上,然後還自鳴得意,不知道正好表現出他們的愚昧)

他說:「我們也發現基因不同種類的損壞之間非常清楚的區別,以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藉著分析腦部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和發展,我們希望可以找出有效治療這類疾病的藥物。」

全球每五十個人當中,大約有一個人會出現精神分裂或躁鬱症狀,多數病例發生在具有某種精神病史的家庭,而這暗示這些疾病跟基因有很大的關聯。這項研究結果在「神經」期刊發表。

評論

    這種浪費時間與金錢的研究,到後來一定沒有結果,爲了不甘損失,於是硬去製造一個藥物出來,然後再用不實的數據來說它有效,這就是西藥廠的一貫手法,倒楣的就是病人

    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的病人,依照臨床上看,多與便秘失眠等有關,只要治療他們的睡眠與便秘,讓他們身體舒適,然後培養他們的興趣與嗜好,自然而然的就會恢復正常,還有許多這類病人原先都是正常人,結果吃西藥以後就出現這種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甚至於有人出現柏金森氏症的副作用,所以這種疾病除了自發的以外,現代還要加上是西藥促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