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更新日期:2010/04/12 11:44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據統計,國內每年新增3萬5000名急性腦中風患者、近3萬人次接受心導管手術,糖尿病患者更是高達240萬人,這些都屬於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醫師提醒,這些病患應該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在100mg/dl以下,以降低罹病風險。(這位醫師說錯了,真正讓糖尿病的病人得到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是降血醣藥,不是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黃瑞仁指出,糖尿病患者跟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的患者一樣,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如果能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可以有效避免、減緩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糖尿病的病人如果使用降血糖藥來嚴格控制血醣,這才是真正會製造心臟病的元兇,跟低密度膽固醇是無關的。)

對於已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缺血性腦中風的患者,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則可大幅降低支架再狹窄、發生新的狹窄病變,或二次中風。(唯有停止繼續使用降血糖藥,改以純中藥來治療糖尿病,才有可能降低支架再狹窄、發生新的狹窄病變,或二次中風。)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許惠恆則指出,台灣目前約有240萬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2萬5000名。即使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這些患者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風險一樣高。(之所以會這樣,是跟病人使用降血糖藥有關。因為降血糖藥才是真正傷害心臟的藥物啊。)

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李宗海指出,腦中風患者再次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是正常人的9倍,發生心臟病的機會是2到3倍;心肌梗塞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是正常人的3到4倍,再發生心臟病的機會是5到7倍。罹患糖尿病,危險性等同罹患心血管疾病,需要比一般人更嚴格控制危險因子。(這是病人使用西藥的後遺症,此刻只有用中藥來解決。)

所謂的危險因子就是低密度膽固醇。2009年院基隆、林口、嘉義、高雄等四家長庚院區、4274位缺血性中風患者中,高達六成低密度膽固醇值高於100mg/dL,顯示絕大多數的缺血性中風的患者,都有低密度膽固醇偏高等毛病。(我告訴讀者,降低這低密度膽固醇是無法預防病人再次得到心臟病與中風的。)

許惠恆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比照血管疾病的患者,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即使是糖尿病前期,也應該積極治療,提早預防,嚴格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能掉以輕心。(沒有用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病人照樣還是會得到心臟病與中風。)

為了能讓國人更了解低密度膽固醇值的重要性,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特別把每年的第100天訂為台灣血脂日,今年度預計舉辦100場民眾衛教講座,詳細時間地點都登載於心臟基金會網站http://www.tsoc.org.tw/THF公告)。(這是在賣無效又害人的藥啊。)

楊瑞仁指出,希望透過面對面的溝通,讓低密度膽固醇值<100mg/dl的目標深入人心,讓國人的低密度膽固醇也有機會達到<100mg/dl的好成績。(這種作法只是變相的在賣藥,根本無助於防治病人再次得到心臟病與中風的。)

錯誤的西醫學

    目前就已經有研究指出降血醣的藥物是會引起心臟病的,還有目前爭議最大的就是控制膽固醇可以預防病人得到心臟病與中風,連西醫自己都還有爭議,西藥廠就已經將降膽固醇的藥物賣到火紅,這些降膽固醇的西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會讓服用的人記憶衰退,讀者如果看到新聞中出現有人在出門後,居然會忘記自己的家在哪裡?這就是服用降膽固醇的西藥引發的後遺症,而事實上已經有許多人得到心臟病與中風,可是他們的低密度膽固醇並不會很高,還是照樣得到心臟病與中風,西醫學是不可以相信的醫學,希望大家相信中醫學,只有中醫學可以預先知道病人會得到中風或是心臟病等,而且不但可以預知,還可以藉由中藥來預防病人得到心臟病與中風。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2010年04月14日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