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得喝八杯水才夠?美學者建議:渴了就喝
一天至少得喝八杯水是許多人奉行不悖的金科玉律,不過迄今找不到支持此說的科學理論,所以被科學家視為迷思。有關喝水的迷思,除了一天至少八杯水,還包括:一旦口渴,表示身體已到脫水程度;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造成脫水,所以不算喝水。
有鑑於此,訂定美國營養標準的機構「食品與營養局」也正在著手相關的研究,希望在明年三月前後決定是否為喝多少水才健康訂出一個標準。在此之前,民眾怎麼辦呢?達特矛斯醫學院榮退教授瓦爾汀的建議是「渴了就喝」。
瓦爾汀打破每天八杯水的迷思,並將相關研究刊登於本月出刊的「美國生理學期刊」賓州州立大學的知名解渴專家羅斯教授也說,有關喝水問題,存在許多謎團,其中最讓人困惑的便是該從哪裡攝取水分。
食品與營養局的研究員川波說,大家都認為只有喝瓶子或杯子裡的水才算喝水,但這觀念是錯的。事實上,攝取的水分泰半來自食物:蔬果含80%到95達的水分;肉類水分也頗多;甚至乾麵包與乳酪也有35%的水分。此外,果汁、牛奶、各式飲料也都是補充水分的來源。
羅斯說,許多人喝水並非出於必要,而是受到廣告刺激、吃了太鹹的東西、環境乾燥等。
瓦爾汀說,喝太多水對多數人而言並無大礙,最多只是勤跑廁所。不過對一些特殊病患,喝水過多可能會要人命。即使是身強力壯的青少年,也偶爾會出現水中毒(waterintoxication)的現象。例如服用快樂丸後(Ecstasy)會導致莫名的口渴,以致喝水喝個不停,這種所謂水中毒的現象會稀釋血液的鈉,直到身體垮了為止。
老年人對渴的感覺較為遲鈍,可能脫水了還不自知,所以要時時提醒補充水分。腎結石病患、運動量大的選手也必須多補充水分,不能等到渴了才喝水。 多年來,大家只是一味強調多喝水,卻未點出喝夠水才是關鍵。到底喝多少才叫夠?以及每天至少喝64盎斯的水,這數字是怎麼來的? 對此問題鑽研了40年的瓦爾汀認為,64盎斯可能是誤解「食品與營養局」1945年的一份報告所致。該報告表示,人體每吃下一卡路里,須一毫升的水,以每日平均吃下2000卡計算,約需八杯水,但「大部份的水已含在食物裡」。
這段話不知何故變成「每日至少得喝足64盎斯的水」。瓦爾汀迄今找不到任何文獻,證明人每天至少得喝足這麼多的水。
此外,瓦爾汀也引述內布拉斯加大學的一份與眾不同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發現,咖啡、茶、蘇打水等飲料亦可補充嗜飲咖啡因飲料人士的體內水分,所以應該被計算在每日攝取的水量裡。
口渴表示身體已到脫水程度也是一種錯誤迷思。此論述也許適用於老年人、馬拉松跑者、接受體能訓練的新兵等。不過對其他人而言,渴了才喝水是正確動作。
水會降低節食者的食慾也是另外一個迷思。研究顯示,吃飯配水可以讓人有較快的飽足感,不過若在兩餐之間喝水,效果有限。
在食品與營養局公佈每日應攝取的標準水量前,到底喝多少才夠?對此瓦爾汀的結論是:「渴了就喝且尿液呈現正常的黃色,就表示一切正常」。
評論
這是一個我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 , 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一天喝八杯水的研究報告 , 人們都是似懂非懂的盲目去信仰此一迷思 , 連大多數的西醫也沒有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 就一直宣導一天八杯水的神話 .
之所以會如此 , 諸位一定沒有想到現今醫學科技如此發達 , 居然連這都不知道 , 實際上西醫不知道的問題上千種 , 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我用傳統中醫學觀念來告訴大家如何喝水 ? 飲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首先我們要知道喝水及飲料入肚中 , 實際上在胃中就已經氣化掉了 , 喝入身體的水 , 是直接進入三焦系統 , 而我們所吃的食物中的水是由小腸消化之後 , 只剩殘渣及水進入大腸 , 由於小腸是如火般的熱 , 大腸中的水受到小腸火熱的蒸烤 , 因而呈汽化狀態 , 再反升進入肺中 , 此水就會與肺中的金屬類物質一起進入血液中 , 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喝的水與食物中的水對身體來說是不一樣的 . 也由於身體有二種水的來源 , 因此我們傳統中醫學觀念是每個人都須要喝水 , 但是如果無論喝多少都無法止渴就是病態 , 或者喝一杯水就有一杯小便也是病態 , 一整天不覺口渴 , 時常要提醒自己喝水也是病態 , 居住熱帶地方飲水較多 , 也流汗較多 , 小便變少是常態 ,如果住在寒帶 , 一樣要喝水 , 但是因為少流汗 , 小便很多是正常的 .
因此結論是:渴了就喝 , 餓了就吃 , 多吃蔬果 , 口渴不止或不渴不飲皆是病態 , 小便必須是淡黃且清的 , 手腳皮膚是溫潤的 , 而且不腫 .
目前西醫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了解水的生化過程 , 因此治不好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