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癢疹 最怕抓不停 降低癢感才能阻斷惡化

更新日期:2008/10/11 04:09

文/陳柏菁

「癢」是皮膚科醫師每天治療病患時,必定會聽到的主訴,但是搔癢程度、皮膚外觀變化卻有極大差異性,各式各樣不同的皮膚疾病都會產生癢感。結節性癢疹是其中一種,並不罕見,且有獨特病史和臨床表現的皮膚病。

顧名思義,結節性癢疹就是皮膚出現搔癢、結節狀的丘疹。病患會抱怨局部有劇烈、無法忍受的癢感。一旦忍受不住,就會不自主反覆搔抓、搓揉患部。長期下來,皮膚因此產生許多約為3公釐至2公分大小,或角質增生、深棕色的結節性硬塊,表面可能有脫屑、抓痕或是結痂。臨床上多見於中年,或是年紀較大的婦女。病灶主要分布於四肢,如小腿的前脛或是前臂。(這種皮膚病,只有中醫可以治療)

目前對於結節性癢疹確實發生的原因並不清楚,但有一大部分病患本身或是其家族具有異位性體質。另外,病患是否有肝、腎功能異常?局部曾經受傷、感染?甚至免疫功能低下,焦慮、精神狀況不穩定等,都有可能在出現結節性癢疹之前,或是同時發生。當然,也有病患完全沒有上述任何問題,但是臨床上還是出現這個困擾人的皮膚病。(奶製品或是甜食吃太多,或是喝咖啡,亂吃維他命等,才是病因)

結節性癢疹主要造成生活品質和外觀的影響。由於長期、反覆、劇烈搔癢的感覺,會影響個人白天的專注力或晚間的睡眠,情緒可能因此變得焦躁、不安。另外,病灶數目如果非常多,分佈範圍又很廣泛,更會造成社交生活和心理層面的負擔。 因此,治療主要先得緩解搔癢的感覺,有效地降低癢感,才能打斷「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

臨床上,有多種不同的外擦藥膏或是口服藥物可以使用。對於較為頑固的病灶,也可採病灶內注射、液態氮冷凍或紫外光照射等治療方式。但結節性癢疹屬於慢性的皮膚病,有時搔抓會變成一種不自主的習慣性動作,對於治療效果就會產生很大負面的影響。所以患者除了使用藥物以外,還得無時無刻提醒自己不要去摳、抓,才能讓治療發揮最大效果。(西醫只會使用類固醇來控制癢,結果是越控制越糟)

雖然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且頑固的皮膚病,但是如果經過檢查,排除和其他器官系統的相關性,耐心配合醫囑,控制搔抓的衝動,突起的病灶終究慢慢會變平,色素沉積也會漸漸淡化。惱人的問題終究也會得到理想的治療結果。(這種病會變成慢性病,原因是病人去找西醫師治療,如果找到真正的中醫師來治療,很快就會好的,怎麼會成為慢性病呢?)

(作者為台北市天母皮膚科診所院長)

錯誤的醫學觀念

    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由能夠治療病的醫師來說,才是最正確的醫學觀念,上述的慢性皮膚病,是由於皮下累積過多濕氣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喜歡吃奶製品,吃維他命,喜甜食,喝奶茶,喝咖啡,喝牛奶等,再加上你缺少運動流汗不多,工作於冷氣間中,最容易造成這種結節性癢疹問題,一旦得到時,請立刻找中醫師來治療,不要吃西藥,或是外塗西藥膏,這些都是類固醇之類的藥物,用的越多,皮膚就越增厚,然後就會越癢,越癢你就用更多西藥來止癢,於是惡性循環之下,皮膚就越來越乾,越來越癢,只有正統中醫經方家可以迅速的將你治好,千萬不要一直使用類固醇,找中醫治療之前,如果你先使用過西藥後,再來找中醫治療,恢復速度就會慢下來,可能須要二三個月的療程,在找中醫治療之前,如果你沒有給西醫治療過的話,你可以每天都看到進步,回復到正常往往只需要二週左右就可以了,請不要再耽誤你的病情了,但是絕對不可以找我過去的學生徐崇振治療這種病,因為他強力推銷給你吃的酵素類,只會讓這種皮膚病情加速的惡化,因為酵素會產生濕氣累積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