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井水 當心動脈硬化
台灣各地最近缺水嚴重,自來水公司或部分地區民眾可能會想到取井水使用,但是根據國科會副主委陳建仁最近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井水中若含有過量的砷,「飲用」會導致動脈硬化的慢性後遺症,民眾使用前需注意。
陳建仁是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他在世界心臟循環系統頂尖期刊「循環」上發表研究指出,砷除已知會造成烏腳病及皮膚、膀胱、肺、肝、腎癌之外,還會導致動脈硬化。
台灣過去因砷中毒導致烏腳病流行的地區主要包括西南沿海的台南縣北門、學甲和嘉義縣布袋、義竹,以及蘭陽平原的壯圍、五結、礁溪、冬山一帶。陳建仁去年夏天到西南沿海地區,檢測四百卅六人頸動脈產生粥狀塊或動脈狹窄情形,發現在累積砷高暴露量地區,民眾發生頸動脈異常的機率是低暴露量地區的三倍。
陳建仁表示,這項研究已將血清總膽固醇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量、肥胖程度、糖尿病、高血壓、年齡、性別等七項可能影響動脈硬化比例的因素扣除,發現在累積砷低暴露量地區,約有五分之一民眾有動脈硬化症狀,但在高暴露量地區卻超過五分之三。
陳建仁說,過去學者都只研究水中砷濃度與癌症關連性,他們這項研究是全世界第一次對水中砷濃度與動脈硬化關連性進行大規模調查。
最近鬧水荒,陳建仁擔心自來水公司或是部分民眾,可能又會想到取用井水;因此他特別呼籲,只要使用十公尺深的井水,就要先檢測水中砷濃度,自來水公司要以鐵錳化合物進行必要的除砷程序,一般民眾則可將井水送環保局或環保署檢驗,若水中砷濃度過高,就不要飲用,但仍可做澆花等其他用途,因為砷主要是透過呼吸道或消化道吸入,不易透過皮膚吸入。
陳建仁還說,既然發現水中砷濃度與發生情形較普遍的動脈硬化有關,恐怕水中砷濃度標準須要再提高,才能保障民眾。
評論
動脈硬化的問題由來已久,砷濃度只是一小部份,此位醫師提出的見解是很片面的,並不是全面的,而且沒有解決的方法,其實冠狀動脈硬化的始因,來自於人們相信西醫說植物油可以預防此病,實際上是個大騙局,試問現在人們都再使用植物油,為何冠狀動脈硬化的問題不斷出現,西醫根本是被植物油廠買通,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一眛的鼓勵人們使用沙拉油,這才是真正造成冠狀動脈硬化的元凶.
我國五千年來使用豬油或牛油,從未見此問題,現在卻不斷的出現此一嚴重的疾病,又是做導管,又是做支架,又是安裝心律調節器,更使用殺老鼠藥來做血液稀釋劑,鼓勵人們服用阿斯匹林來預防心臟病,一切的一切手段卻從未見到一位心臟病患被治好的,包含前總統李登輝與美國副總統錢尼在內,到目前為止仍然忍受著心臟病的威脅,隨時準備面對死亡.
我將在15/08/02於芝加哥發表此病是 中醫是可以治療的,只用傳統的中藥就可以很快速的 好轉過來,詳見Newsletter, 與HT-77, 讀過此篇的人,請記住 ,任何開心臟手術必將不長壽,心臟病是不須要手術的,中醫是可以治 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