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診心得

 

  首先要感謝師父給我這個機會來佛州跟診,我的資質平凡,竟蒙師父錯愛,實在汗顏。有機會來佛州跟診等於是站在師父的肩頭上看病,大大省卻了將來自己摸索的時間。底下是我跟診的一些收獲,不揣鄙陋,提出來與各位師兄姐分享。

 

一、膽量

  在老師身邊能看到很多馬路邊中醫看不到的病人,比方胰臟癌、腦瘤、肝癌、紅瘢性狼瘡、多發性骨髓瘤、Angelman等等各式各樣的重病怪病,看著老師熟練地運用辨證論治來治療這些西醫無治的重病,不知不覺中,自己看病的膽量與對中醫的信心也增進許多。若不是跟著師父,哪個中醫院所有機會在短期之內看到那麼多各式各樣的病人呢?漢唐的病人來自世界各國,不靠廣告,全靠口碑,一般中醫是無法想像的,即使西醫院也作不到!

 

二、眼診

 

  師父的眼診古今獨步,這是書本上難以傳授的,唯有師徒制才能完成這部份的教學,簡單幾個動作就能看出五臟的虛實,準確無比,這部份若要靠自己摸索不知要花多久的時間,而且還不見得能看出個所以然來!坊間的中醫眼診書多是就西醫檢驗結果去討論,毫無中醫的神,師父自創的眼診則不然,辨證精神完全吻合中醫的「神」,如此對中醫治療才有幫助,中皮西骨只能辨西醫病名,對中醫治療幫助不大。

 

三、吐藥

 

  師父擅用毒藥是眾所週知的了,毒藥有很多種,其中吐藥在當今中醫圈裏幾乎絕跡,這次跟診真是大開眼界,看師父用吐藥當機立斷毫不手軟,病邪未盡則令一吐再吐,跟診時看到很多病人越吐越改善,沒有智慧與知識作後盾,膽識從何而生?

四、劑量

 

  有句話說「中醫不傳之秘在劑量」,可知劑量的拿捏很不容易,師父常說「一刀砍下去要剛好砍在衣服上」,講的就是劑量要拿捏的準,這部份是很難教的,只有實際跟診,看到病人的體格與強弱,再看師父用藥的劑量才學得到,非如此,難以速成。

 

五、寒熱一爐

 

  寒藥熱藥共處一爐的藥方很少有中醫師開的出來,要開出這種方子非要有絕對的自信不可,否則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但這次跟診中,寒熱互結的病人並不少見,師父居然讓石膏與附子共處一鍋,即使是近代名家,就我所知,能作到的寥寥無幾,就是在這種地方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師父開寒熱錯雜的方子對我而言是一種享受,有如欣賞交響樂,不同的樂器在指揮者的巧手下,流出充滿自信的和諧,雖然我開這種方子的本事尚未成熟,但欣賞的眼光是有的。

 

六、攻補之間

 

  當正氣虛邪氣實的時候,攻補之間的拿捏不是那麼簡單,「三攻七補」「七攻三補」,紙上談兵很容易,實際遇上了,就知道為難!這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病案是一位得腦瘤的老太太,她已經九十歲上下,來診時坐著輪椅,身體羼弱,右眼因腦瘤壓迫神經的關係已經看不見,偏偏她又嚴重便秘,非急下存陰不可,此時攻補之間的比例就很為難,我在一旁心想這可難辦,不禁有點忐忑不安,看著老師很仔細小心地問診開方,最後擬出一個攻補兼施的比例,舉重若輕的態度讓我放心許多,心想「這刀大概又能割破衣服而不傷肉!」,果然病人回診時是頗有進步,真是令人好開心啊!看老師治這種難以措手的病人是很過癮的,俗話說的好:「不遇盤根錯結不足以別利器」,果不其然!

 

七、證的解釋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神,但對「證」的解釋,北派南派大不同,比方「發熱」與「汗出」是很常見的證,南派中醫只要一遇到發熱,就說陰虛,一遇汗出,也說陰虛,最後就是徹頭徹尾的寒涼滋陰藥,至死不 悟。北派的解釋就不同,完全與內經合拍,「汗為心液」,所以汗不易出是心陽不足,「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所以汗出不止是表陽虛。師父對「證」的解釋是以內經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可是學院派中醫則不然,對於內經,表面陽奉,實則陰違。「發熱」一證,南派中醫也常常用「陰虛」來解釋(尤其是午後發熱),結果又是滋陰藥!實則「發熱」是陰實的特徵之一,師父常說「陽不入陰」則發熱,看似很簡單的四個字,其實是反璞歸真的高明。

 

八、病之始

 

  作為一個現代中醫,最難辦且無往例可循的就是西藥遮蔽了原來應有的症狀,進而混洧視聽,導致中醫治病有盲點,師父教導我們「詢問未服西藥前的發病症狀是很重要的」,也就是「病之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古人拜師學藝就是為了老師父的口訣,口訣是寶貴經驗的傳承 ,我中醫傳承也是一樣,光是「病之始」三個字,就使我獲益匪淺。

 

九、問診、衛教、教學

  很多名醫,一天可以看上百個甚至快二百個病人,每個病人能看幾分鐘?先見之明的黃帝早就在內經裏罵:「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這次跟診讓我見識到老師對問診的注重,尤其是問病人平常吃些什麼?接著就是誨人諄諄的衛教,告訴病人哪些東西能吃,哪些不能吃,為的就是不要讓病從口入。衛教是很花時間的,有時是為了新同學而講,所以老師看一個病人常常是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半小時!若以賺錢的角度來看,豈非傻子!?可是老師從不嫌累,重複的話講了又講,我在一旁是聽到耳朵出油,可是心裏很感動,因為有愛心才幹得出傻事。

 

十、知人

  眾所周知,師父精通五術,對許多事觀察入微,履霜知冰至。有一次,一對母女一起來就診,師父看完後跟我們說她們的家人必是不支持他們來看中醫,我心想何以知之?毫無線索啊!後來聽師父解釋了所以如此的原因,我才恍然大悟,師父竟能從看似不相干的事推出這個結論,智慧實在超人!諸如此類的事還有許多,無怪乎孫真人對「大醫」的要求那麼高,不只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得「中知人事」!愚雖不敏,願學之。

 

結語

  中醫經方派擅用仲景方藥,藥廉力專,效果顯著,可惜世上自以為明眼的瞎子太多,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漢唐以降,中醫主流從經方變成時方,民國以來,又從時方變成中皮西骨!何異於佛教從佛住世的正法時期、變成像法時期、最後變成末法時期!可是,即便是末法時期,還是有大願力的高僧出來弘揚正法,而師父在漢唐教學生、寫網頁、發揚經方,數十年如一日,志意精純!若非有大願,孰能致此?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其中之一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雖然英才兩字離我遠得很,但精衛填海的心是有的。礙於中文程度,最後謹以一首自創格式的對子獻給老師,野人獻曝,望師莫笑。

 

哲人日已遠

岐黃仲景之說 今人不識 可憐衣冠盡成塜

 

典型在今朝

內經傷寒之學 古月依舊 喜見漢唐有傳人

 

跟診萬同學謹記於09/05/2008

 

 

老師評語

 

   這位同學曾立下大願,勢必要將經方發揚光大,於是他放棄即將取得的工業博士學位,轉而進入中醫學院,立志要做一位真正的經方家,除了要揚我國威之外,其以能拯救眾生為職志,終身不悔,思及佛祖以肉身可以餵虎,我輩又何須在乎自己的有限生命呢? 當一個人無懼於死亡,又何會懼於一個西藥廠呢? 未來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傑出中醫師出現,除了幫助解決眾生之苦,我跟這些有志的學生,必將以消滅西藥廠這西毒為第一首要目標,不達目的,勢不干休,我一生從不知道什麼是害怕,唯一讓我害怕的是病人因為無知與迷信,而深深陷於西藥廠設下的絕境中,如何將之逆轉,是我每日都要思考的問題,以後當有更多與老師有相同大願的學生出世時,力量將會更大,就讓我們師生一起努力來達成我們既定的目標吧。

   我須要保護這位同學,在時機未至時,我不會公佈他的真實姓名,以免被學校刁難,等時機到後,我必將告訴讀者他的真實身份,謝謝大家。

 

漢唐中醫  倪海廈謹記於佛州09/06/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