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殺者 尋短前會發警訊 
【聯合新聞網 記者陳家傑/台北報導】
自殺,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邊。根據衛生署統計,去年每天平均有十人自殺死亡,男和女自殺的比例是2比1。且有五成自殺死亡者,在死前1個月曾有就醫記錄。精神科醫師說,想自殺的人,尋短前都會發出警訊。(這些人自殺前都有就醫的紀錄,這就證明了西醫藥無用,第一是西藥無法預防自殺,第二是我一直說的,病人吃了西藥抗憂鬱藥後就會很開心的去自殺了,這是西藥造成的.)

資深藝人倪敏然因憂鬱症纏身,最後走上絕路,引發社會極大震撼。他的遺孀李麗華,上午參加台北市衛生局記者會現身說法,呼籲社會重視生命,要及時關懷身邊周遭好友,才能挽救可能發生的悲劇。(這位遺孀尚不知道,就是因爲她先生吃了西藥的抗憂鬱藥物才會去自殺的,居然還挺身出來爲西醫說話.)

依據衛署統計,去年台灣共有3468人自殺死亡,平均每天10人,其中男性與女性分別占68%與32%。自殺與憂鬱症有密切相關,其中重鬱症占自殺死亡者精神疾病87.1%。有五成自殺成功者,在自殺前一個月有就醫紀錄,如能早期發現,便能預防自殺。(這五成自殺成功的病人,就是因為之前看西醫吃了西醫開的抗憂鬱藥後一個月,才會自殺成功的.)

據指出,想自殺的人,絕大多數會在自殺前表現出警告訊號,當發現周遭的人有下列現象時,他可能正處於自殺危機中,應該試著關懷他,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這些自殺徵兆有,外表上,衣著儀表與往日不同,不修邊幅、體重減輕、表情平淡、疲倦、眉頭深鎖、憂鬱、悲傷、退縮、不想動、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顯得激動及坐立不安,極度抑鬱或長期抑鬱後,突然無故表現很快樂。

行為上,成績滑落、學習表現驟退、飲食與睡眠的習慣變動(過量或不足),對嗜好失去興趣,把心愛或貴重東西送給他人、出現各種冒險行為,妥善處理個人的事、物,自我孤立,避開社交活動、濫用藥物和酗酒。

言語上,大多數想自殺的人,60%會直接提到想死,80%間接提到想死或求援。如提及我覺得生命很沒有意義、我厭倦透了生活,活著很沒有意思等類似口吻。

思想上,開始閱讀與死亡有關散文或書籍,逃避他們無法忍受的情境;感覺絕望、無助和失去生存價值。想要被懲罰、潛意識地想成為一位受難者,在日記或寫作中,暗示尋死念頭。(這種會尋死的念頭就是西藥的副作用造成的.)

評論

   這些人會自殺成功就是因為吃了西藥的抗憂鬱藥後,覺得人生乏味,於是就很開心的去自殺了,因為當時是在很開心的狀態之下,所以都會成功的,他們因為吃了西藥抗憂鬱藥所以不以自殺為苦,這就是我常說的,這種藥根本就是給你的敵人吃的,自己絕對不可以吃.

 結論是: 這篇報導說了半天,隻字不提西藥抗憂鬱藥的副作用,因為不能提,因為它的副作用正好就是去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