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風防治的先機

葉慧昌/中國醫藥學院副教授

     台中市長胡志強在一個多月前,曾因反覆頭暈到醫院檢查,本月九日剛在舊金山下飛機就感到劇烈頭疼,嚴重到無法走路;目前有吞嚥困難,醫師診斷可能是中風的早期症狀。頓時之間,胡市長的健康狀況,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緊張忙碌的社會,生活步調快速、工作壓力繁重,若加上飲食不節,血脂肪偏高、動脈硬化、血壓異常等慢性病,就會悄悄上身。如果平日疏忽,就可能發生腦中風的意外,導致肢體麻痺、半身不遂,甚至因而死亡的悲劇。中風雖然可怕,並非無跡可循,假設身體衰弱,經常有胸悶、頭暈、頭痛、頭皮發麻、眼花,記憶力減退、常常思緒突然中斷,手腳容易發麻,甚至有肌肉顫動、口角撮動、眼皮跳動,就要格外小心。

     從傳統醫學觀點來看,腦中風與痰瘀阻絡有關。所謂「痰」就是一種病理性的代謝產物,像一般人所說的「血濁」,像高血脂的汙濁堆積即是;古人說「肥人多痰濕」,所以肥胖的人先天上就有其不利的地方,如果常常疲倦、頭暈目眩、胸悶、胃脹、喉中痰哽,更是典型的症狀。所謂「瘀」就是通俗所說的「血路不通」,常見的頭皮或四肢發麻、身體刺痛、舌色紫暗或有瘀斑。當然,有些痰瘀阻絡造成動脈硬化、血壓偏高者,也會出現面紅、頭暈頭脹、失眠多夢等「陽亢」表現。基於這些理論,針對痰瘀阻絡的,中醫的治療原則為化瘀通絡、豁痰瀉濁,如溫膽湯、血府逐瘀湯都是常用的方子,運用這些方子,可改善血濁、血瘀的情況。

     若是有陽亢表現的,其治療原則為滋水涵木、平肝潛陽並兼以豁痰熄風,方能避免中風的來臨,常用的方子如鎮肝熄風湯、滋水清肝飲、天麻鉤籐飲等。

     此外,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銀杏葉因含有黃酮類成分,能擴張冠狀動脈及腦動脈,改善心、腦血液循環,降低血清膽固醇,故近年來用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高脂血症及腦血管痙攣等病,也有人用來治療耳鳴、暈眩、腦中風、記憶力減退及防止老化。故對於曾經罹患中風或有中風傾向者,運用銀杏葉治療,能防止腦血流阻塞,有利缺血組織中有毒物質的排除。

     清代名醫沈金鰲說:「若風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數年必再發,發則必加重,或至喪命」,這就是說,中風病容易復發,而復發時病情必然加重。所以,曾經罹患過中風的人,或有中風之虞的人,平時的養生保健,必須特別注意,否則,這顆不定時炸彈,可能隨時引爆!(作者亦為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評論

     終於有一篇關於中醫認為的中風先兆的文章出現 , 但是此類文章就是屬於南派的中醫寫的 , 參雜一些西醫的名詞在其中 , 是有一些助益的 , 不完全是傳統中醫所寫出的 , 下面我用很簡單的語法來說明傳統中醫對於如何預防中風的看法 .

     一般而言 , 中風有三個預兆 :請參考HT-77.HT-21.

  1. 無原因的失眠 .

  2.手持續的麻 , 而且前三指尤甚 , 夜間加重 .

  3.不正常的大便 , 時下利時便秘 .

    如果等到經常有胸悶、頭暈、頭痛、頭皮發麻、眼花,記憶力減退、常常思緒突然中斷,手腳容易發麻,甚至有肌肉顫動、口角撮動、眼皮跳動,這就已經較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