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乳癌 35歲起年年超音波

更新日期:2007/09/02 07:40 記者: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的癌症,乳房專科醫師昨天建議,卅五歲開始,婦女最好每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這沒有用的,婦人反而因此更容易得到乳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美國防癌協會建議四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接受乳房攝影及專科醫師觸診,廿至卅九歲婦女,每三年接受一次專科醫師觸診;但歐洲國家認為,四十至四十九歲做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效果仍存疑。

台灣乳房醫學會昨天舉辦十周年研討會,該會理事長陳訓徹指出,台灣一年新增約六千名乳癌患者,其中一千人在四十歲以下,有年輕化趨勢,且患者數逐年增加,昨天有兩百位乳房專科醫師共同討論乳癌篩檢新建議。

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說,經表決投票,八成醫師贊成婦女卅五歲起,就應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目前市價一次約八百元,政府如能編預算免費提供最好。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政府現在提供五十至六十九歲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至於超音波檢查是否納入,將會請專家審慎討論。

國外已將磁振造影(MRI)列為高危險乳癌族群必檢項目,張金堅說,三成五醫師贊成有乳癌家族史者應做MRI篩檢乳癌;各有兩成五醫師認為,有BRCA1及BRCA2基因變異,或隆乳者需做MRI。

昨天也有九成醫師認為,國內乳房X光攝影會有一成到三成比率,檢查不出乳癌,張金堅表示,國人乳腺緻密、乳房較小,再加上各醫院技術水準有落差,往往產生檢查盲點。

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沈志陽昨天也發表今年五月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的乳癌基因研究,他參與一項全球性計畫,發現有FGFR2基因變異者,會比未變異者多出一點五倍到兩倍的乳癌罹患率。

也有五成五醫師贊成,一旦發現BRCA1及BRCA2基因,乳房最好全部切除。台大醫院公館院區外科主任黃俊升說,一名卅五歲未婚女性,家族堂姊妹數人罹乳癌,檢查後發現一邊乳房有零期乳癌,經醫師切除後,她要求另一邊乳房也切,醫院轉介她看精神科紓解情緒,但半年後,她仍堅持切除乳房,醫師也只得同意。

評論

    這些西醫專家齊聚一堂討論乳癌,大家卻仍有不同的見解,但是有一共同的地方就是,他們都忽略了婦女的情志問題,乳癌的成因有七成以上是因為憂鬱跟沮喪造成的,婚姻的不幸福,中年失婚後的恐懼,子女的不孝等,都是原因,一種醫學理論,只關心生理的變化問題,卻無視於心理變化產生的問題,更且時常是心理影響到生理,這種醫學就不夠完備,而且約有七成不完備,因為中醫認為三成是生理,七成是心理,情緒上的喜怒憂思悲恐都是病因所在,西醫研究了半天,結果卻還是停留在BRCA1及BRCA2上,根本無助於事,只是還在意測中而已,會議廳外仍然有婦女不斷的死去,只因為這群西醫的討論還沒有結果而已,我建議這些專家們應該去找中醫來問一下,我們當會盡力跟你們說清楚講明白的